多地惊现楼市“小阳春”?市场回暖其实没那么简单

搜狐焦点淮安 2020-03-25 08:55:13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多地惊现楼市“小阳春”?市场回暖其实没那么简单

在“封城”六十天后,武汉发布了《关于支持房地产开发企业复工复产确保我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六条措施》。除了确保武汉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发展,其更积极的意义在于,给其他疫情得到控制但仍在观望未复工的城市一个信号:春天到了,大家可以动起来了!

纵观武汉出台的六条措施,核心点在于降低楼盘预售门槛。这一点与其他省市的思路一脉相承。

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各地纷纷出台了符合自身发展的稳楼市措施。尽管各有侧重,但总结起来无非四个方面。

排名前列,允许房企在适当的范围内,分期/延期缴纳土地出让金;放宽监管资金的使用限制,为企业减负。

第二,加快审批流程,降低商品房预售门槛,降低房企潜在的财务风险。

第三,供应端发力,增加储备土地上市数量,以满足市场后续发展的需要。

第四,加码人才政策/放宽落户政策,从需求端为房地产市场助力。

可以说,一系列政策对于增强市场信心,加快楼市复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深圳在短短半个月内,两次出现“日光盘”,销售的还是相对“小众”的公寓房和豪宅;而在苏州则出现了60秒销售额达12亿和1分钟售罄这样“秒光”的盛况。此外,包括北京、上海、南京在内的多个城市,3月份的新房成交量也逐日上升,大部分城市周成交量已基本恢复到年初水平。恍惚间,让人有一种“小阳春”的感觉。

但,楼市有时候也挺魔幻的,可以让人在感觉“欣欣向荣”的同时,又觉得回暖其实“没那么简单”。

3月20日,央行公布2020年第三次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一年期LPR利率为4.05%,五年期LPR利率为4.75%。一脸之外又情理之中的是,这一数据与上次公布的没有丝毫的变化。

犹记3月初,“存量浮动利率贷款定价基准转换为LPR”的话题在房圈自媒体中炒的沸沸扬扬,大小专家们随表述不同,但观点基本统一,就是“必须转LPR”,仿佛看官们动作稍慢,就会立马被网线牵到银行签字盖章一般。“业内”们如此笃定的让房奴们“转LPR”,一方面是参考了西方发达国家多年来的银行利率情况,另一方面也是结合近期国内经济发展和房贷利率的总体趋势,因而坚定的认为,利率下行是“大概率”事件,在国民经济被疫情耽误了两个月之后,LPR连续下调更可能是“超大概率”事件。

万万没想到的是,这种论述面世半月余,就被央妈光速“打脸”。

其实,本期LPR保持不变,也非无迹可寻。

3月13日,央行宣布定向降准。按照以往惯例“降准”“降息”连续出现,极易造成楼市政策即将放松的预期。而这种信号正是中央层面最不想释放的。

从2月中下旬以来,在各地发布的稳楼市措施中,有四地政策被“撤回”。

^图片来源:澎湃新闻

在修改或撤回的条款中,我们不难发现,涉及降低首套房贷款首付比例的不通过,涉及解绑限购的不通过,涉及解禁“类住宅”不通过。

简单来说,容易让老百姓冲动之下,一股脑把钱投进楼市的政策措施通通不过!

中国的地产圈,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属于“政策”导向的。

如今的情况,给普通老百姓的感觉就是“中央层在'压制',地方层在'放松'”,矛盾吗?并不,用官媒的总结就是:坚守房地产调控底线,纾困但不刺激。

因为疫情几近停摆两个月的中国,损失是以“千亿”计的。在国内疫情出现转机的现在,全球的疫情又在蔓延,经济复苏还是要靠人民内部拉动。

因此,可以看到各地旅游、商业在有序开放。

因此,可以看到各地发放各种“福利券”“优惠券”刺激消费。

房地产市场对于经济稳定的作用毋庸置疑。因此中央层鼓励各地“因地施策”,出台扶持政策,为企业纾困,稳定市场提振经济。但“房住不炒”的主基调没有变,任何把房地产作为刺激经济的手段都不可。

买房作为一种高消费,可以说是把一个家庭大部分的收入以“预支”的方式投入到一件商品中,并且,大多数家庭会因为“买房还贷”而降低其他的消费,这对于拉动内需是不利的。在特殊时期,国家希望每个人把要花出去的“钱”都花到点上。

因而,体现在政策上就是,支持对买房有刚性需求的购房者,禁止可能诱发炒房行为的措施出台。

房地产市场的理想状态当然是以市场为导向的,但那有赖于完善的自我调节机制和理性客观的消费者。而在现阶段,这两者都是不成熟的,落实房地产长效调控机制还任重道远。毕竟楼市真正的回暖向好,不是房企卖卖卖,消费者买买买那么简单的。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